close

《保健錦囊》肝血瘀阻為肝纖維化主因 重者轉硬化

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:2010/10/13 00:07 【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

肝纖維化可能轉變為肝硬化。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炎發展成肝硬化的一種持續性的病理變化。在臨床上要配合抽血以及切片檢查,來判斷肝纖維化的程度。當病情愈來愈嚴重時,可能轉變成肝硬化。就中醫的觀點,主要認為是與肝血瘀阻有關。

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就細胞學基礎研究,認為肝臟有一種叫做「肝星狀細胞」,是肝纖維化時所產生和沉積的主要細胞來源。也就是肝在損傷過程中,被活化而轉變成纖維細胞,而促使肝纖維化的形成。

在超音波檢查、診斷時,若肝有纖維化,也就是有實質病變的時候,肝臟看起來會有不均勻的情況,也就是表面有突出、凹凸不平的感覺。因此,在臨床上要配合抽血以及切片檢查,來判斷肝纖維化的程度。

醫師指出,通常肝硬化是由肝纖維化開始,當病情發展較嚴重時,才轉變成肝硬化,所以也可以說比較嚴重的肝纖維化,即是所謂的「肝硬化」。就中醫的觀點,主要認為是由於肝血瘀阻。因為長期的肝臟慢性發炎,而引起肝鬱化火、腎氣不足所致。

中醫如何治療、調理肝纖維化?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在臨床上,中醫主要可用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、補氣健脾的方式來調理。還有配合抗纖維化的藥方,抑制肝膠原纖維組織的增生,以及增強肝臟本身的功能,而減少肝臟的發炎。

陳玫妃醫師表示,抗纖維化的中藥,如有丹參、川七,可顯著的改善肝細胞的微細血循環,抑制肝膠原纖維組織的增生。補氣、健脾的藥方,可用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,可幫助增強肝臟本身的功能,減少肝臟的發炎。

中醫辨證,患者常見屬於「肝鬱化火」體質,多見於慢性肝炎發作的時候,症狀可見口乾、口苦、容易疲倦,體內的GOP、GDP升高。治療可用疏肝、理氣、降肝火的藥方,如小柴胡湯(柴胡、半夏、黃芩、人參、大棗、甘草、生薑)加上茵陳五苓散(茵陳蒿、豬苓、澤瀉、茯苓、白朮、桂枝)。各可幫助和中補氣,解熱清邪;發汗利水,除濕袪熱作用。

醫師強調,在臨床上,建議肝纖維化的患者,除了配合中醫藥的積極治療之外,還要加上西醫定期的追蹤、檢查,結合治療,才能達到改善的療效。

肝纖維化亦可配合穴道治療。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針灸治療穴位可選用太衝、陽陵泉、三陰交、陰陵泉、合谷穴,有助於達到疏肝、理氣的功效,促進肝臟臟腑的循環。

陳醫師表示,取穴部分,太衝穴在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後,在腳背最高點點前的凹陷處。陽陵泉穴在屈膝關節外側下方,腓骨頭下凹陷處。三陰交位於足內踝上四指處三陰交穴。陰陵泉穴在脛骨內髁下緣凹陷處。以及合谷穴在虎口處。

日常保健藥膳茶飲部分,醫師建議,可準備藥材丹參3錢、柴胡2錢、茵陳2錢。做法為用800C.C的水煮沸後,轉成小火,煮約10分鐘,放溫,即可飲用。此道茶飲可促進肝臟的微細循環,減緩肝臟發炎,達到疏肝降火的作用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1013/128/2etxe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eynman0513 的頭像
    feynman0513

    feynman0513的部落格

    feynman0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