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眩暈症真惱人 秋冬好發要小心

中時 更新日期:2010/12/10 13:04 中時健康 張舜燕/台北報導

如果曾有長途旅行經驗的民眾,對於暈車暈船的頭昏腦脹一定印象深刻,發病時外界世界都在晃動中,恰似乘船時搖晃的感覺,也經常自覺身體似乎就快要傾倒,假如伴隨著嘔吐、耳鳴,那病情更是雪上加霜。由此可推斷,倘若一個人罹患了惱人的眩暈症,天天在家中坐,卻好像時時刻刻在暈車暈船般,天搖地動、心悸加耳鳴的折磨,甚至有人暈眩到無法起床啊!耳鼻喉科醫師提醒,眩暈症是內耳血管中風的現象,秋冬季節交替之際更是好發時節,請民眾應小心提防。

一個人突然發生了天旋地轉,是非常可怕的經驗,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說明,眩暈症屬於內耳血管病變,簡言之,就是內耳血管發生中風的徵兆,病情往往是日積月累所形成,尤其是有高血壓、血脂肪過高、血壓不穩定或栓塞等疾病,以及血管硬化的老年人,皆屬於眩暈症的高危險群。此外,曾罹患腦部疾病的病人,也容易導致眩暈症的發生,而眩暈也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,千萬不可輕忽。

內耳的構造是由蝸牛體及半規管所組成,蝸牛體主司聽覺,當內耳血管發生病變時,會產生耳鳴,重聽如不治療則會造成耳聾及失聰;半規管則是由三個不同方向且相互垂直的管狀器官所構成,有病變發生,輕則頭暈目眩,重則天旋地轉失去平衡,嚴重時甚至會嘔吐、身體失去平衡而無法起床。醫界在1861年,由Meniere梅尼爾醫師首次提出過世眩暈病人的平衡器官解剖報告,才正式揭開了眩暈症的由來,所以有關耳鳴、眩暈及重聽等病症,統稱為梅尼爾氏症。

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內淋巴水腫,一般來說,內耳的淋巴液分泌太多而無法即時排出,就會壓迫並傷害管內的神經細胞,尤其當管內淋巴液就會跟管壁神經發生了衝撞及激盪,因此就會出現方向及速度感。目前醫界認為,眩暈症與過勞、緊張、焦慮、失眠等自律神經失調有關,內耳微細血管的循環不好,甚至惡化,導致內耳神經萎縮而造成病症發生。

觀察內耳中風,除了少部份是外傷或長期噪音傷害,絕大多數的病患是由於內耳循環不良,使其神經萎縮所導致,其病理作用就跟腦中風雷同。關於眩暈症的臨床治療,醫師會建議病患服用神經營養、血管擴張及增加血液滲透作用等藥物,另搭配能防治細胞老化、內耳神經活化及神經細胞再生的藥物。此外,病患也要注意身體保養,如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其他疾病,也應該一併治療。除了藥物治療,根據多項醫學研究指出,活性維生素B群也能防止神經細胞退化。李宏信強調,由於內耳血管病變引發的眩暈症,是日積月累所形成的慢性病,病患需長時間的服藥,以毅力及耐心來對抗病症,切忌服用一段時間就自行停藥。

預防內耳血管發生病變,在飲食方面,應避免攝取太鹹的食物,運動也要斟酌個人的體能條件,適量為佳。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,眩暈病人更應減少工作壓力,保持睡眠充足,不要太過度勞累及焦慮;若能落實均衡飲食,採行低鹽、低膽固醇、低脂肪的飲食觀,可預防內耳中風或腦中風的發生。至於初次發病的患者,要及時接受專科醫師的治療,服用藥物,約在幾天內就可控制病情,甚至痊癒。眩暈症雖然令人頭疼,如果能保持生活、睡眠正常,多數病人就能預防舊疾復發。

中時健康: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5,66&id=1250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eynman0513 的頭像
    feynman0513

    feynman0513的部落格

    feynman0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