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傳統中醫治攝護腺炎,除了服用中藥外,也可搭配針灸療法。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林曾翠霞醫師表示,針灸療法可加強治療的作用,一般來說,針灸又分為體針、耳針兩種治法,治療時還可視病情選擇增加適當的治療穴位。
林曾翠霞醫師指出,以體針來說,主要是取關元、中極、太溪、太衝、會陰等穴位。關元穴位在人的肚臍以下三寸(四指寬)的地方;中極穴位在肚臍以下四寸處;太溪穴位於腳踝與腳跟間的中點凹陷處;太衝穴位在腳背第一、第二腳趾縫上二寸凹陷處;會陰穴位在睪丸到肛門間的中間點。
林曾翠霞醫師進一步指出,若為濕熱下注者,治宜清熱化濕,針灸可取水道、三陰交、天樞、太衝等穴位;水道穴位在人體肚臍以下三寸,在旁開二寸處;三陰交穴位在小腿內側,在足內踝上緣三指寬,也就是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處;天樞穴位在肚臍旁二寸的地方。
若為氣滯血瘀,治宜行氣活血,針灸可取太衝等穴位;若為肝腎陰虛者,治宜滋陰清熱,針灸可取湧泉、關元、太溪、三陰交等穴位。湧泉穴位於腳底,在腳前部凹陷處,第二、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。耳針可取前列腺、內分泌、皮質下等穴點。
資料來源: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87%9D%E7%81%B8%E7%99%82%E6%B3%95-%E9%AB%94%E9%87%9D-%E8%80%B3%E9%87%9D%E8%A6%96%E7%97%85%E6%83%85%E5%A2%9E%E9%81%A9%E7%95%B6%E7%A9%B4%E4%BD%8D-160228332.html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