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兒童過敏性皮膚疾病。中醫師林舜穀表示,患者常抓到皮膚泛紅潰爛、流出分泌物、皮膚反覆結痂後會變厚且粗糙,表皮上也會因色素沉澱,而出現黑色的條紋及斑點,更會有大量的灰白色皮屑掉落。中醫治療上,可結合內服藥、外敷藥、藥物煎水外洗三管齊下。

中醫師林舜穀表示,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的年齡大約從4~8歲,正好是幼兒成長的黃金時段,也是初踏入學校開始接受教育的時間,患者常因為嚴重的搔癢而影響睡眠,導致上課無法專心,學習效率低落,甚至食慾跟活動力都會受到影響。

通常在手肘與膝蓋後方凹陷的地方,常是異位性皮膚炎最嚴重的區域,再加上這兩處地方容易摩擦到皮膚或蓄積汗水,因此更容易受到刺激而發癢。

林醫師表示,中醫內治法部分,對於「濕熱證」者常見抓破皮處滲出黃色組織液,甚至潰瘍糜爛,奇癢難忍,或癢痛兼作。應配合清熱利濕,可用龍膽瀉肝湯,局部泛紅腫痛者可用十味敗毒散。

而「血虛風燥證」可見皮膚乾燥增後且脫屑,因為反覆抓破結痂所以局部增厚,瘙癢感劇烈,應配合養血袪風、清熱利濕,可用當歸飲子加牡丹皮、地膚子、土茯苓。

外治法,急性者可用黃柏或蒲公英、苦參、地膚子煎湯,放涼後敷於患部,再用油性保養品外敷以保護皮膚;搭配針刺大椎、曲池、足三里,血海、三陰交、合谷穴治療。日常生活應注意遠離發物、過敏原。



資料來源:
 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95%B0%E4%BD%8D%E6%80%A7%E7%9A%AE%E8%86%9A%E7%82%8E%E6%B2%BB%E7%99%82%E8%88%87%E4%BF%9D%E5%81%A5-%E4%B8%AD%E9%86%AB%E8%A7%80%E9%BB%9E-%E6%BF%95%E7%86%B1%E8%AD%89%E6%B2%BB-%E9%A0%88%E6%B8%85%E7%86%B1%E5%88%A9%E6%BF%95-161448478.html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eynman0513 的頭像
    feynman0513

    feynman0513的部落格

    feynman0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