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民間藥膳中,民眾多數對藥燉排骨及薑母鴨耳熟能詳。鄭振鴻院長指出,藥燉排骨強筋補氣,行血止痛,操勞過度,食慾不振,營養缺乏者可食用。「薑母鴨」則能溫中散寒,改善四肢冰冷,適合哺乳奶水不足,脾胃虛寒的人。
「藥燉排骨」的主要材料包含小排骨一斤、川芎三錢、陳皮三錢、熟地五錢、當歸四錢、枸杞三錢、桂皮二錢,甘草一錢,米酒半瓶。料理時先將小排骨洗淨川燙撈出備用。加入川芎、陳皮、熟地、當歸、枸杞、桂皮、甘草,倒入六杯水與排骨小火慢慢熬煮。待排骨熟軟加入調味料與酒後,稍滾即可熄火服用。
其中的川芎行氣活血能治月經失調,產後瘀滯,腹痛,袪風止痛,治頭痛。陳皮行氣健胃,主治胸腹脹滿,嘔吐噯氣,燥濕化痰,而治痰多咳嗽。
熟地滋陰補腎,主治腰膝酸軟,補血養肝。當歸補血和血,主治貧血,調經止痛。枸杞子滋補肝腎,輔助改善鬚髮早白,陽萎,潤肺明目。
桂皮則發汗解肌,治胃寒腹痛,風寒,肢冷麻痛,心悸水腫。甘草補脾益氣,主治脾胃氣虛,瀉火解毒,虛火上炎之咽痛。排骨則能補腎,強筋壯骨。
「薑母鴨」的材料則為雄鴨一隻、薑母,麻油適量。做法上麻油先用薑母炒後加水約一公升。雄鴨洗淨切塊,倒入薑母麻油,鍋內大火煮熟後小火燉煮,肉熟後加如入調味料即可食用。
中醫認為「薑母鴨」等食療方宜用老鴉,能滋陰養血,利水消腫。薑母則助溫肺化痰,改善寒冷咳喘,痰多清稀,溫中回陽,主治四肢冰冷,脾胃虛寒。麻油則通乳養髮,主治頭髮早白,哺乳奶少,改善大便燥結,貧血頭暈。
至於另一常見的藥膳四神湯,其主要原料有新鮮山藥五錢、蓮子三錢、茯苓四錢、芡實三錢,豬腸一條。製作時首先豬小腸用鹽搓洗,用水沖乾淨,翻面剪去油脂,用水燙煮片刻撈起清洗切段備用。
其次將山藥、去心蓮子、茯苓、芡實和豬小腸放入鍋中,加水熬煮三十分。接著放入調味料,續煮二十分至所有藥材鬆軟後,淋些許米酒即可食用。整體上能夠健脾利濕,安神止瀉。食慾不振,慢性腸胃炎,小便頻繁者可補充。
林秀瓊藥師表示,四神湯相傳源自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,身旁伺候的四位大臣由於過度操勞,相繼病倒。經人開出「芡實、蓮子、淮山(山藥)、茯苓等四種藥材燉豬肚的藥方,四人服用後即痊癒。「四臣湯」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,日久因發音轉變,成為今日的「四神湯」。
中醫師指出,台灣藥膳多數源自中國大陸,口味方面受閩菜影響,同時以湯藥多為特色,慣用中藥藥材火熬煮湯羹居多。藥師則提醒,購買時進補藥材前,需挑選有口碑、歷史、聲譽的店家,不宜在路邊或接受推銷人員或路人的介紹而購買任何藥品。多數的優良商家賣的中草藥都已經過處理,料理前再稍加清洗即可,至於中藥飲片部分,大多數已經過炮製,或炒或蒸,或為種子鬚根等等,過度清洗會耗損有效成分。
資料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8%97%A5%E8%86%B3%E8%AA%BF%E7%90%86%E6%96%B9-%E8%97%A5%E7%87%89%E6%8E%92%E9%AA%A8-%E8%96%91%E6%AF%8D%E9%B4%A8%E8%80%B3%E7%86%9F%E8%83%BD%E8%A9%B3-160437112.html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