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冷最愛和三五好友相約麻辣鍋,大飽口福一番!但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來說,卻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。醫師指出,麻辣鍋因高脂高鹽高熱量,且刺激性強烈,加上部分民眾聚餐時自制力低落,總會不自主大吃特吃,整個冬天吃下來,便容易造成血管阻塞,或是因刺激產生高血壓症狀。
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970)
- Dec 11 Tue 2012 22:04
天冷嗑麻辣鍋 心血管患注意4要點
- Dec 11 Tue 2012 19:59
針灸治腦損傷 把握前3個月黃金期
近來遊覽車意外翻車,以及有許多酒駕撞死人的新聞頻傳,發生腦外傷的機率非常高,現在透過中醫針灸治療,能提升腦部功能恢復的成效,但是要把握腦外傷後最初3個月的針灸治療黃金期。
- Dec 09 Sun 2012 21:54
挑選好人參 掌握色香味3原則
Q:人參保存期限?如何安全存放人參?
- Dec 05 Wed 2012 18:01
補冬公雞母雞有別 怎麼吃大公開
天冷補冬,以雞肉當食材是常見的方式,不僅可以禦寒,更能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基礎。就中醫觀點,公雞肉屬陽,溫補作用較強,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;母雞肉屬陰,比較適合產婦、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。但中醫師指出,最重要的還是藥材為主,配合溫補或涼補的藥材,才能雙管齊下。
- Dec 04 Tue 2012 09:22
下半身消水腫5撇步 中醫藥膳調理
下半身水腫肥胖,讓人頭痛。中醫師指出,要消除水腫,很多中藥如茯苓、薏仁、茱苓、五苓散都有利尿效果,可幫助水分排掉,另外,像健脾利溼的中藥如參林白竺散,或是四神湯也都可以利尿,但是,單單排掉水分是沒有用的,減重應減掉脂肪才對。
- Dec 02 Sun 2012 21:34
打氣瑜珈
- Nov 28 Wed 2012 22:41
常常按摩百會、神門穴 長記性
記性不好的人,老是會忘東忘西。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,很多人出門前常常會忘了帶東西,雖然會在心理面告訴自己一定要帶,可是等到出門後偏偏就會忘記,像這種情況可以按摩百會、神門等穴位,來改善記性不好的問題。
楊醫師指出,根據醫學臨床研究發現,由於民眾都生活在高壓的環境之下,當身心負荷太大的時候,往往會對大腦或身體產生一些傷害,這些傷害不一定很嚴重,也不一定會讓民眾有所警覺,但民眾可以想一想,是否曾因長期過度勞累,結果感覺記憶力有變不好的情況?
- Nov 28 Wed 2012 22:37
《年長者食慾不振保養法》老人家胃口差損健康健脾補腎調氣血
當年紀大的長輩吃不下飯的時候,家人總煩惱不知該如何是好?台灣中醫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,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,中醫認為,腎為先天之本,脾胃為後天之本,如果老人家胃口差的話,可以從健脾補腎著手,平常可以善用刮痧、拔罐來改善身體的氣血循環狀態。
翁醫師指出,年紀大的人,頭髮變白、胃口變差、腰背常常痠痛是很常見的情況,要改善的話應予以健脾補腎,如果老人家沒有便祕的話,可以準備四神湯來健脾去濕,同時使用一些補腎藥來調理身子,包括濟生腎氣丸、六味地黃丸、左歸丸、右歸丸等方子,這些藥方還可以搭配其他中藥材。
- Nov 28 Wed 2012 22:36
《食療菜單》天寒手腳冷溫腎補陽湯調氣血
天氣轉寒,氣血虛弱、手腳冰冷的民眾,不妨喝點藥膳溫補腎陽湯。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婦科主任廖麗蘭在一場座中指出,溫補腎陽湯藥材包含菟絲子3錢、當歸3錢、黃耆3錢、熟地3錢、紅棗10粒,生薑適量。做法是先將藥材熬煮成汁,備用。豬腰剖開切片,用鹽、酒等稍醃漬,鍋中放油,熱滾後倒入腰片,滑炒變色後起鍋。將碗豆入鍋大火炒一會,倒入藥汁煮10分鐘,加入腰片炒勻,放薑、麻油等調味。繼續炒3分鐘即可,適用氣血虛弱、手腳冰冷,腰痠的民眾。
中醫認為腎陽虛體質者常有一系列的體質表現,如全身容易怕冷、頻尿,或有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,白帶量多、色白清稀、無臭味,中醫治療常以溫補腎陽為主,例如常用如補腎陽方劑搭配肉桂、附子、巴戟天等中藥來改善病患體質,但有熱證表現者則不建議任意服用。
- Nov 28 Wed 2012 11:29
月經失調皮膚濕疹 血海穴助改善
血海穴可用於改善閉經及濕疹。中醫師賴鎮源在一場講座中指出,月經不調及皮膚濕疹過敏皆可藉該穴進行治療,對婦女來說相當實用。血海取穴方式是屈膝,在大腿內側,髕底內側上2寸,股四頭肌內側隆起處。血海也是養顏護膚要穴。
針對皮膚濕疹、過敏毛病,醫師表示,常見針灸穴位在上肢有合谷等;下肢則常用血海、三陰交,委中等。三陰交取穴位置是足內踝骨正中心直上,在脛骨之後緣。血海穴定位,醫師以右手掌按其左膝蓋,食指中指等四指在膝蓋上面,拇指在膝蓋內側之上方,拇指尖指到處即是該穴。
- Nov 19 Mon 2012 22:37
上班族易爆肝!食補護肝有一套
工作超時、壓力大,上班族常「爆肝」,苦不堪言。尤其「肝不好,人生變黑白」,除口臭、兩眼泛黃無神外,更易「肝火上身」,惹出一堆病痛。中醫師吳明珠建議,要維持良好生活作息、少熬夜,並且飲食宜清淡,可用「小柴胡湯」藥膳,或是新鮮蔬菜護肝,透過「藥食同源」改善肝功能,讓人生恢復彩色。(影音/攝影記者黃志文)
- Nov 16 Fri 2012 03:27
《健康之鑰》體質弱受風邪鬱於肌膚 誘發蕁麻疹
中醫師彭美婷表示,季節交替溫差較大為蕁麻疹的好發季節,過敏體質及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易發;中醫認為,體質虛弱時感受外來風邪鬱於肌膚所致。
中醫師彭美婷表示,小孩與成人的發病有所差異,小孩蕁麻疹幾乎都是過敏反應所致,其次是感染。幼童常見在室外、野外、樹叢等易被蟲咬,或與花粉、粉塵、及寵物皮毛等接觸,都易成為過敏的原因。幼童抵抗力差,感染扁桃腺炎、咽炎、上呼吸道感染等症,都可成為蕁麻疹誘發因素。而成人部分,通常因藥物、食物、氣候變化、情緒緊張等都可能誘發。
- Nov 16 Fri 2012 03:25
《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保健》與過敏體質絕對相關
乾冷的天氣,臉部容易因為乾燥而發癢,小孩子容易忍不住一直抓,手上髒物可能造成皮膚過敏,出現紅疹而越抓越癢,這可能就是異位性皮膚炎。
書田診所皮膚科副院長曾興隆醫師表示,異位性皮膚炎與過敏體質有絕對的相關,很多都是遺傳所致,大多發病的民眾都是幼童,嚴重程度必須依照體質而定,有人會因為年紀漸長,可能不藥而癒。
- Nov 16 Fri 2012 03:24
《異位性皮膚炎治療與保健_中醫觀點》濕熱證治 須清熱利濕
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兒童過敏性皮膚疾病。中醫師林舜穀表示,患者常抓到皮膚泛紅潰爛、流出分泌物、皮膚反覆結痂後會變厚且粗糙,表皮上也會因色素沉澱,而出現黑色的條紋及斑點,更會有大量的灰白色皮屑掉落。中醫治療上,可結合內服藥、外敷藥、藥物煎水外洗三管齊下。
中醫師林舜穀表示,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的年齡大約從4~8歲,正好是幼兒成長的黃金時段,也是初踏入學校開始接受教育的時間,患者常因為嚴重的搔癢而影響睡眠,導致上課無法專心,學習效率低落,甚至食慾跟活動力都會受到影響。
- Nov 15 Thu 2012 17:41
《健康之鑰》粉瘤肇因痰濕凝結於皮膚表皮所致
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「粉瘤」是一種皮膚深部囊狀的良性腫瘤;因為囊腫當中包裹著乳白色顏色的粉狀物質,因此稱為粉瘤。在中醫的觀點,認為是一種痰濕、凝結於皮膚的表皮所致。
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長有粉瘤的患者,患處通常可見半球狀的皮膚顏色突起狀,而觸摸起來會有一個稍具彈性的小腫瘤。該處的顏色會有一點灰黃的顏色。通常擠壓時,會有擠出一些乳白色的粉狀物質。中醫認為,此症是一種痰濕、凝結於皮膚的表皮,通常大於0.5公分的以上;擴張的速度愈快,則愈需要治療。
- Nov 15 Thu 2012 17:38
吃生菜、優格等生冷偏濕食物 傷生育力
肥胖女性想懷孕生子,除了減重以外,也要多注意飲食。中醫師王貞琪表示,肥胖女性如有不孕問題,體質以虛寒居多,建議減重過程盡量別吃生菜沙拉等生冷食物,或優格等偏濕食物,以免傷害生育能力。
王貞琪醫師指出,肥胖女性減重要多顧及消化能力,避免食用冰冷食品、糕點等精製加工食品,以及油脂含量過多的食物。也要少吃海鮮類、貝殼類與乳製品。
- Nov 13 Tue 2012 21:50
一天到底吃幾顆蛋 會影響健康?
(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/綜合報導)吃蛋、買蛋、挑蛋,蛋的學問真正多,而且對於蛋料理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它,早上的蛋餅,中午的蛋炒飯,下午餓的時候來顆茶葉蛋,到底你吃蛋有吃出健康嗎?
蛋大家都愛吃,在營養學的觀點來看,蛋是完美食物,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它幾乎都具備了。大家都覺得蛋黃的膽固醇超高,一天吃到3至4顆雞蛋,會不會危害健康?內科教授林杰樑醫師解釋,膽固醇是由人體自行合成,身體機能健康的人可以自行調控,吃進的膽固醇量多時,體內合成就會減少,多餘的膽固醇也會代謝掉。所以膽固醇高並不是單一食物就可以影響,最恐怖的是吃肉,蛋反而比肉健康,一天一顆蛋都還ok,而吃奶蛋素的人都不吃肉一天3顆蛋也無所謂。蛋的膽固醇含量200毫克,人一天的攝取不要超過400毫克,但是總膽固醇過高的人,或是45歲以上的人,一周不要超過3顆。
- Nov 13 Tue 2012 20:30
控糖有方!糖尿病救命7大錦囊
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,然而若控「糖」成效不佳恐致命,根據衛生署統計,去年糖尿病高居十大死因第4名,也是造成洗腎的主要原因,糖尿病三大學會提出了「糖尿病救命7大錦囊」,呼籲糖尿病友落實這些自我照護面向,以預防、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。
- Nov 10 Sat 2012 20:10
高血壓與B肝 冬令進補止步
(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7日電)今天立冬,習俗上要補冬,不過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表示,有高血壓、甲狀腺機能亢進、B型肝炎者不宜進補。
黃林煌表示,他個人認為目前台灣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與2000多年前的中國北方不同,北方飲食與水的取得沒有南方便利,且主食也不同,因此在立冬時會強調要補冬。
- Nov 10 Sat 2012 20:07
《藥膳調理方》藥燉排骨、薑母鴨耳熟能詳
台灣民間藥膳中,民眾多數對藥燉排骨及薑母鴨耳熟能詳。鄭振鴻院長指出,藥燉排骨強筋補氣,行血止痛,操勞過度,食慾不振,營養缺乏者可食用。「薑母鴨」則能溫中散寒,改善四肢冰冷,適合哺乳奶水不足,脾胃虛寒的人。
「藥燉排骨」的主要材料包含小排骨一斤、川芎三錢、陳皮三錢、熟地五錢、當歸四錢、枸杞三錢、桂皮二錢,甘草一錢,米酒半瓶。料理時先將小排骨洗淨川燙撈出備用。加入川芎、陳皮、熟地、當歸、枸杞、桂皮、甘草,倒入六杯水與排骨小火慢慢熬煮。待排骨熟軟加入調味料與酒後,稍滾即可熄火服用。